区块见闻 区块见闻
Ctrl+D收藏区块见闻
首页 > 币赢 > 正文

ONE: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为什么是“欧洲最后的未统一国家”?_GLA

作者:

时间:

Billions项目组

位于东欧的摩尔多瓦是欧洲最贫穷落后的国家。耐人寻味的是,摩尔多瓦不仅国旗底色“照抄”邻国罗马尼亚国旗,甚至摩尔多瓦语与罗马尼亚语也并无太大区别,罗马尼亚官方将其看作是罗马尼亚方言的一种。

▲相似的国旗

2006年,时任罗马尼亚总统的伯塞斯库表示“两德统一后,罗马尼亚是欧洲最后未统一的国家”。罗马尼亚总统口中的“未统一的领土”正是摩尔多瓦。

▲两国的地图

摩尔多瓦曾是罗马尼亚古代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812年起,由于沙俄入侵,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本土几经分离。最终在二战后彻底脱离罗马尼亚。

但罗马尼亚的语言、文化在摩尔多瓦根深蒂固,时至今日罗马尼亚民族仍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体民族。所谓的罗马尼亚人和摩尔多瓦人更多体现在国籍意义上,而不是民族属性上。

摩尔多瓦独立后,摩尔多瓦为何没有与“同宗同源”的罗马尼亚合并?如今的罗摩两国又维持着怎样的“特殊关系”呢?

▲支持两国统一的游行队伍

一、达契亚的“罗马人”

罗马尼亚,意为“罗马人的土地”,这个独特的国名似乎在诉说着自己与那个千年帝国的历史联系。事实上,罗马尼亚人确实将自己看作是罗马帝国的“精神传人”。

罗马尼亚人与摩尔多瓦人的共同祖先生活在多瑙河下游,被称为盖特-达契亚人。公元106年,达契亚被罗马帝国征服。

▲达契亚部落

达契亚融入罗马文化圈,基督教的信仰、罗马人的语言风俗深深地浸染着这片土地。大量涌入的罗马人与达契亚人混居融合,最终形成了罗马尼亚民族。

罗马人所说的拉丁语在经过达契亚的本土化改造后,就成为了罗马尼亚语。

央行科技司司长:利用区块链等技术识别开放银行边界:9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在首届外滩大会开放金融与未来分论坛上表示,开放银行开放的是数字能力,而不是原始数据,数据共享是开放银行发挥协同效应的重要基础,如何在数据保护和共享之间取得平衡,关键是要处理好数据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关系。李伟说:开放银行,我个人理解三个特征,一个是开放的API,一个是数据的共享,再一个就是平台的合作,这是三个主要的特征。李伟认为应利用现在新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建立监管规则库、监管智能化的数字平台,探索数字化新型监管的范示,识别开放银行的边界、解构业务数据的纠缠,落实各项监管要求。[2020/9/25]

▲罗马帝国的达契亚和多瑙河

公元271年,国力衰退的罗马帝国放弃了达契亚等行省。但大多数生活在达契亚的罗马农民和罗马化的达契亚人选择留下。在日耳曼等蛮族大军席卷罗马帝国疆域的同时,达契亚也在经历着斯拉夫人的入侵。

罗马尼亚人顽强地生存下来,斯拉夫人被罗马尼亚同化,罗马尼亚在保留部分罗马文化的基础上,也融入了斯拉夫文化。

在异族入侵过程中,罗马尼亚出现了若干封建公国。到14世纪时,形成了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特兰西瓦尼亚“三足鼎立”的局面。

▲罗马尼亚人的三个公国,三足鼎立

16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入侵巴尔干半岛。最终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承认了奥斯曼帝国的宗主权,沦为了这个伊斯兰帝国的附庸。由于地处多瑙河下游,这两个公国也被称为“多瑙河两公国”。而临近的特兰西瓦尼亚则被匈牙利人占领。

奥斯曼帝国衰落后,其庞大的领土引来了周边国家的觊觎,其中最积极的莫过于患有“领土痴迷症”的沙俄。为了向巴尔干扩张势力,沙俄积极向两公国渗透。两公国也希望借助沙俄的力量摆脱奥斯曼帝国对自己的控制。

▲夹缝中的两公国

1806年,听闻俄国在欧洲战场被法军击败,得到拿破仑支持的奥斯曼帝国感觉自己又行了,决定出兵将俄国势力彻底从两公国驱逐出去,第七次俄土战争爆发。

俄国用实力让奥斯曼人认清了现实。1812年,战败的奥斯曼帝国同俄国签署了《布加勒斯特条约》,将属于摩尔达维亚公国、位于德涅斯特河与普鲁特河之间的4.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给俄国,俄国将这里命名为“比萨拉比亚”。

焦作日报:推进区块链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8月7日,焦作日报刊文称,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继续以绿色智造为重点,加强传统产业“三大改造”;要把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十大项目建设,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要以“三新一高”为牵引,抢抓“新基建”“新经济”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5G和区块链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2020/8/7]

▲比萨拉比亚夹在两条河流中间

罗马尼亚民族被割裂,生活在比萨拉比亚的20余万罗马尼亚族人成为沙俄的臣民,日后的摩尔多瓦也将诞生在这片土地上。

▲比萨拉比亚的领土归属变化

沙俄人为制造民族隔离,将比萨拉比亚通行的罗马尼亚语称为“摩尔多瓦语”。以俄语惯用的西里尔字母取代此前的拉丁字母拼写方式。

俄罗斯化进程让比萨拉比亚文化精英身上的罗马尼亚元素慢慢消失,而占人口比例多数的农民则依然完好保留了罗马尼亚特色。

1825年,尼古拉一世登基,提出要加强对西部新领土的统治。时任比萨拉比亚总督的米哈伊尔·沃伦佐夫颁布法令,禁止在官方文件中使用摩尔多瓦语,比萨拉比亚的自治权被逐步取消。

沙皇鼓励向比萨拉比亚移民,到1850年,生活在比萨拉比亚的俄罗斯族、哥萨克等其他族裔的人口已达21万,占当地人口的近20%,罗马尼亚族占比被不断稀释。

▲尼古拉一世

二、分分合合

19世纪中叶,罗马尼亚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罗马尼亚三公国的文化精英深刻地意识到,他们是讲同一种语言的同一民族,迫切地希望实现民族统一与独立。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给了罗马尼亚人大好机会,1859年,奥斯曼帝国治下的两公国宣布联合,统一的罗马尼亚公国诞生。虽然奥斯曼帝国名义上仍保有宗主权,但罗马尼亚人的民族觉醒已势不可挡。

▲罗马尼亚民族国家出现

沙俄希望罗马尼亚独立并成为其染指巴尔干的帮手,其他被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民族,诸如塞尔维亚、保加利亚也得到了俄国的支持。随着俄国势力在巴尔干的增强,奥斯曼帝国在这里的统治变得岌岌可危。

1867年,罗马尼亚西部的奥地利帝国改组为二元制的奥匈帝国。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成为这个国家共同的主人。1878年,罗马尼亚公国在俄国支持下取得独立,1881年罗马尼亚王国成立。

通化县法院采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 实现执行“一键立案”:3月16日消息,通化县法院采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实现执行“一键立案”。2019年末,通化县法院成为吉林省法院系统首批审执衔接工作试点单位,探索以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为依托,以调解结案为切入点,逐步推行审执工作自动衔接。在区块链智能合约嵌入调解书案件中,作为当事人需要进行的操作只有一步:点击“未履行完毕”按钮,即可跳过后续繁复程序直接完成执行立案,后台将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自动生成执行申请书、抓取当事人信息、抓取执行依据、自动执行立案等。(新浪网)[2020/3/16]

▲奥匈帝国民族分布,罗马尼亚人广泛分布于匈牙利的东边

罗马尼亚民族主义者希望建立“大罗马尼亚”,即将所有的罗马尼亚族聚居区统一起来。这其中就包括奥匈帝国治下的特兰西瓦尼亚、俄国治下的比萨拉比亚。但碍于自身实力,大罗马尼亚只存在于民族主义者的幻想中。

▲独立后的罗马尼亚,包括原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但不包括比萨拉比亚

1914年一战爆发,奥匈帝国跟德国结盟与俄国在东欧兵戎相见。沙俄的统治在一战中灰飞烟灭,十月革命的爆发更使俄国境内出现民族自决的浪潮,被沙俄征服的少数族裔纷纷谋求独立。

▲一战形势

1917年12月,比萨拉比亚的自治政权——“国家会议”宣布脱离俄国独立。此时俄国的形势极度复杂。布尔什维克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尚未能控制俄国全境,“国家会议”趁机请求“老东家”罗马尼亚出兵援助。

罗军跨过普鲁特河,协助“国家会议”消灭了比萨拉比亚境内零散的苏维埃政权。这引起了苏维埃俄国的抵触,随着苏俄红军占领比邻比萨拉比亚的乌克兰,罗马尼亚军队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罗马尼亚军队

罗马尼亚被迫同苏俄签订《雅西条约》,同意从比萨拉比亚撤军。可条约墨迹未干,与俄国敌对的德国军队开始向乌克兰推进。罗马尼亚趁乱毁约,加快了合并比萨拉比亚的进程。

1918年4月9日,“国家会议”以70%的多数票通过决议。即“比萨拉比亚是一百多年前被俄国从古老的摩尔达维亚躯体上割去的土地……它今后永远同自己的母亲——罗马尼亚统一”。

动态 | ChainUP与AWS亚马逊探讨2020年区块链与新金融结合的发展机遇:据ChainUP官方消息,近日,ChainUP与亚马逊AWS就2020年区块链与新金融结合的发展机遇及区块链风险合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双方表示将凭借其在区块链技术和经验上的优势,在全球多地数据中心建立合作,共同致力于开拓全球区块链市场。据了解,2018年,AWS就已经和ChainUP达成APN技术合作并签署APN技术合作伙伴协议,为ChainUP提供托管于AWS集成的解决方案。

ChainUP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新加坡,专注于区块链底层技术服务,已为全球500余家企业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目前全球团队超过250人,除总部新加坡外,在北京、东京、香港均设有办事处。

AWS作为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一直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级客户提供安全可靠、可扩展的基础设施和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区块链服务,为区块链技术开发者提供友好的开发环境和技术支撑。[2019/12/24]

在合并比萨拉比亚的同时,罗马尼亚趁奥匈帝国崩溃之机,占领了特兰西瓦尼亚,“大罗马尼亚”愿景得以实现。

▲大罗马尼亚

苏俄对此恼火不已,但面对西方国家的围堵,苏俄难以集中力量解决比萨拉比亚问题。

1920年,英法等国相继承认了罗马尼亚对比萨拉比亚的主权。国力尚弱的苏俄只能进行口头抗议。

1922年苏联成立后,苏罗两国展开了漫长的谈判。1924年,苏联在与比萨拉比亚接壤的德涅斯特河沿岸成立“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为日后条件成熟时夺回比萨拉比亚埋下伏笔。

▲比萨拉比亚与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

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的上台令苏联不安。苏联谋求将势力范围扩张到芬兰-波罗的海-波兰一线,即通过所谓的“东方战线”构建对德缓冲区来抵消德国的威胁。

1939年,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在秘密文本中,苏德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其中专门有一条“苏联关心它在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方宣布它在上对该地区完全没有利害关系”。随后,在德国闪击波兰的同时,苏军进驻波兰东部和波罗的海三国。

1940年,当纳粹德军横扫西欧之际。苏联利用罗马尼亚因其西方盟国败亡而孤立无援的时机,着手夺回比萨拉比亚。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40年6月26日,苏联向罗方发出照会,要求罗马尼亚归还比萨拉比亚并割让罗马尼亚的另一块领土——北布科维纳。苏联认为罗马尼亚应当“对它在比萨拉比亚22年统治期间带给苏联和比萨拉比亚居民的巨大损失”支付“赔偿”,而北布科维那就是赔偿物。

面对压境的苏军,罗马尼亚只得“和平”地将两地移交给苏联。苏联将北布科维那和比萨拉比亚南部划入乌克兰,比萨拉比亚剩余地区与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合并。

▲领土分配

法西斯国家也趁机发难,1940年8月,德国、意大利迫使罗马尼亚将特兰西瓦尼亚的北部让给匈牙利,即“第二次维也纳仲裁”。实力弱小的罗马尼亚无力拒绝,国土再遭沦丧。

相比之下,德国没有直接从罗马尼亚身上割占领土,况且苏联的体制让罗马尼亚无法接受,这促使罗马尼亚倒向德国。

▲被欺负的罗马尼亚

1941年6月,希特勒发动侵苏战争,罗马尼亚配合南线德军入侵苏联。开战1个月后,罗军重占比萨拉比亚。

1944年4月,苏军在西南方向发动大规模反攻,罗马尼亚全境被苏军占领。在苏联支持下,罗马尼亚成为国家领导力量。

当年9月,苏罗两国签订条约,比萨拉比亚再度划归苏联。1947年12月,罗马尼亚国王米哈伊一世被废黜,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接下来的冷战岁月中,罗马尼亚成为苏东阵营的一份子。

▲罗马尼亚军队

三、家门口的兄弟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愈发强化对罗马尼亚的外交控制,这引起了罗马尼亚的反感,两国关系渐渐疏远。

到60年代,随着罗马尼亚在国际事务中奉行与苏联保持距离的独立外交方针,比萨拉比亚的归属问题在罗方出版的历史著作中被重新提出。

▲罗马尼亚加入苏联阵营

罗马尼亚在1983年举行了比萨拉比亚回归65周年纪念活动,重申民族统一的历史权利。苏联则开动宣传机器对罗大肆攻击。

1991年苏联解体,建立在比萨拉比亚土地上的摩尔多瓦共和国获得独立,由于南比萨拉比亚划归乌克兰,独立后的摩尔多瓦成为内陆国。

▲独立后的摩尔多瓦,沦为内陆国

苏联解体后,罗国内要求“合并摩尔多瓦”的声音此起彼伏。1992年,时任罗马尼亚总统的伊利埃斯库表示“罗马尼亚与摩尔多瓦应当参考德国统一的模式合并”。

摩尔多瓦仿佛是在呼应罗马尼亚,苏联时期以西里尔字母标注的民族文字,又重新换成了和罗马尼亚一样的拉丁字母。摩尔多瓦自民党等派别大力鼓吹两国合并。

摩尔多瓦的国旗底色与罗马尼亚国旗一致,国歌直接选用罗马尼亚国歌《醒来吧,罗马尼亚人》,甚至在摩尔多瓦最早的一版宪法中,国家语言被明确为“罗马尼亚语”。

▲两国的位置

但是在俄国上百年的统治后,摩尔多瓦的环境日趋复杂。斯涅古尔、卢钦斯基接连两任摩尔多瓦总统都不认同“摩尔多瓦迟早要与罗马尼亚合并”的说法。

1993年1月,摩尔多瓦议会就是否与罗马尼亚合并举行讨论。由于意见不合,支持合并的议长莫沙努等人被迫辞职。

1994年,摩尔多瓦举行全国民意测验,约90%的摩尔多瓦人不支持与罗马尼亚合并。他们认为摩尔多瓦作为一个实体存在已久,不应被看作罗马尼亚的一部分。摩尔多瓦的国歌也在这一年换成了《我们的语言》。

▲斯涅古尔

依据摩尔多瓦的民族划分,摩尔多瓦族占人口约76%,罗马尼亚族占比约2%。但在罗马尼亚政府看来,所谓的摩尔多瓦族就是罗马尼亚族。

摩尔多瓦境内还有大量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居民。居住在摩尔多瓦东部的俄族就不同意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合并。

▲德左地区,事实独立

1992年,“德左”发起了独立运动,苏联时期驻扎在附近的第14集团军在苏联解体后划归俄罗斯,俄罗斯借助第14集团军支持“德左”取得实际独立地位。

“德左”面积仅为摩尔多瓦的10%,但集中了摩尔多瓦的大量的发电厂及工业企业。摩尔多瓦清楚,一旦自己同意并入罗马尼亚,“德左”将永远沦为异域。

罗马尼亚不肯放弃,1996年,罗马尼亚向摩尔多瓦提出了分阶段联合的方案。摩国境内的合并派家为此积极奔走,摩尔多瓦国内有人提出模仿“俄白联盟”,实现罗摩两国在货币、关税等方面的统一,但最终不了了之。

▲罗摩外交互动

独立后的摩尔多瓦经济毫无起色,人均GDP常年徘徊在前苏联国家的末尾。由于苏联时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摩尔多瓦经济活动大都面向前苏联加盟国。为加大对摩尔多瓦的影响力,2000年,罗马尼亚与摩尔多瓦确立“特殊伙伴关系”。

罗向摩提供710亿列伊的援助,并在摩境内开设罗马尼亚语电台,增强摩尔多瓦人对罗马尼亚的亲近感。

罗马尼亚还制定了门槛极低的《国籍法》,规定“懂得罗马尼亚语……苏联占领前居住在的比萨拉比亚的罗马尼亚公民及其后裔……无需放弃外国国籍、无需迁往罗马尼亚,即可通过简易程序获得罗马尼亚国籍”。

▲摩尔多瓦人口构成

2007年罗马尼亚加入欧盟后,《国籍法》门槛相应提高,但对于希望入籍的摩尔多瓦人仍“网开一面”。甚至在2009年时,20%的摩尔多瓦议员拥有罗马尼亚国籍。

富庶的欧盟对摩尔多瓦年轻人产生了巨大吸引力,美国索罗斯基金会曾在2013年做过一项调查,超过40万摩尔多瓦人拥有罗马尼亚国籍,约占当年摩总人口的15%。大量摩尔多瓦人进入欧盟国家务工。

▲罗马尼亚加入欧盟

经过多年“耕耘”,罗马尼亚希望早日收获果实。2004年上任的罗马尼亚总统伯塞斯库就积极推动两国在文化领域的融合,伯塞斯库公开表示“当有机会时就不应放弃……两国终将统一”、“实现统一是两国最重要的事情”。

罗马尼亚不断加强对摩尔多瓦的投资,但摩尔多瓦由于体量不大且经济基础较差,罗马尼亚的投资没有收到预期回报。

截至2020年,摩尔多瓦GDP总量仅119亿美元,约占罗马尼亚的4.7%。摩尔多瓦人均GDP为0.33万美元,是罗马尼亚人均GDP的25%。

▲伯塞斯库,此后获得摩尔多瓦国籍并参加了摩总统大选

农业和食品加工业是摩尔多瓦的经济支柱,即便罗马尼亚耕耘多年,由于市场需求等因素,摩尔多瓦90%以上的经济活动仍是与前苏联国家进行的。摩尔多瓦的能源也大都由俄罗斯进口,摩尔多瓦还是仅次于乌克兰的第二大俄罗斯能源债务国。

摩尔多瓦也在积极调整外交策略,希望融入欧洲。2014年,通过德国与罗马尼亚牵线搭桥,摩尔多瓦与欧盟签署联合协议,被视作其进入欧盟的第一步。

2014年,伯塞斯库卸任,蓬塔继任总统。蓬塔表示“2018年是罗摩统一100周年,将努力在这一年实现两国的再度统一”。

事实证明,蓬塔没能完成他的“历史使命”。毕竟大多数的摩尔多瓦人仍想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俄罗斯族等少数族裔对罗马尼亚的统一大业也毫无兴趣。

▲支持统一的摩尔多瓦人

罗马尼亚国内超过70%的民众支持两国统一,但统一后的巨额花销可不是闹着玩的,毕竟摩尔多瓦是欧洲最落后的区域。调查中,只有17%的罗马尼亚人愿意为统一“买单”。此外,作为前苏联的一部分,俄罗斯也将摩尔多瓦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对罗摩统一暗中掣肘。

宽阔的普鲁特河缓缓注入黑海,这条河流成为隔离罗摩两国的天然界线。虽然统一遥遥无期,但罗马尼亚人“跨过普鲁特河”的执念从未消失。而俄罗斯、欧盟等外部势力的博弈,也给罗摩统一的前路不断增添着变数。

▲罗摩统一不仅是两个国家的问题

标签:比特币ONEMONGLA历年比特币价格走势图Crypto Summonermongoose币行情GLAND价格

币赢热门资讯
OSMO:虎符交易所Hoo研究院|关于跨链(上)——Cosmos_OSM

区块链的公链项目越来越多,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孤立的网络体系,因此区块链项目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力也是技术发展的大方向。据虎符交易所Hoo研究院发现,Cosmos正在成为其中的优秀代表项目之一.

区块链:数字货币或将瓦解美元霸权!40多国加速去美元化,中国已抢占先机_区块链通俗易懂的例子图

说起数字货币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例如我们常说的比特币、以太币、莱特币等,都属于数字货币的范畴。相较于普通货币,数字货币在交易的时候更加安全、便捷.

PLE:马斯克不站台的People能和GMT同步吗?_PEO

前言: 提起pp,想必大家对这个币都不陌生,因为没有项目方,也担心会归零,但是从上线后的整体表现后来看,总体的预期也是在我的认知范围内的,虽然高点拉到0.1多,虽然大盘的一直回调期间.

比特币:读书|走进虚实共生的数字时空,设计属于自己的元宇宙_数字人民币稳定币

00:37视频:《元宇宙》“元宇宙”是重启新文明的“元叙事”,是人类对乌托邦世界的思考和实践,技术、理想、权力、资本与人性的较量将在元宇宙中展开.

CAR:游戏成为元宇宙的一种方式_SCARY价格

从细分市场来看,光国内就有近6亿人的游戏用户,想象一下如果玩家通过玩某一款游戏而获得收入,其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影响都可能是巨大的.

EER:津巴布韦:一个正在被“止咳糖浆”毁掉的国家_LEE

2020年,地球的另一边,津巴布韦同样遭受了疫情的袭击,在面对来势汹汹的传染病时,津巴布韦的青年显得十分从容不迫,他们像往常一样“素面朝天”并不佩戴口罩,而这份镇定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