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见闻 区块见闻
Ctrl+D收藏区块见闻
首页 > ICP > 正文

RCH:硬盘过时是迟早的事,但用 DNA 来存储数据是不是有点太科幻了_CHURCH

作者:

时间:

作者:

1878年6月19日,英国著名摄影师埃德沃德·迈布里奇把12台双镜头照相机列成一排,拍摄一名骑手骑马快速奔跑的场景。最初的目的是想解决困扰了画家和艺术家几个世纪的难题——马在奔跑时四条腿是否可以同时离地。

明尼苏达大学的数学教授兼数字技术专家AndrewOdlyzko称这项新研究「非常了不起」。

「想象一下,我们可以把秘密交给位于我们肠道或者皮肤上的细菌,这应该是最安全的保密方式了,」他说道。

让细菌「监控」神经元

此前,科学家已经成功将存入了DNA中。2012年,Church将自己的书的电子数据编辑成DNA形式导入了细菌体内,并通过细菌繁殖得到了900亿份复制品。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Regenesis》

后街男孩成员尼克·卡特发推文支持Cardano:金色财经报道,3月23日,美国音乐团体后街男孩的成员尼克·卡特(Nick Carter)发推文支持Cardano。他表示:“撇开比特币,现在轮到Cardano了。就生产而言,它更清洁、更有利于世界。”[2021/3/24 19:11:40]

「这应该是出版史上的最高纪录了,」Church在采访中说道。

HarvardUniversity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Church和其他科学家开始酝酿一个更大胆的想法——能否将改造过的细菌植入人体细胞,记录下细胞的一举一动。换句话说,就是像拍电影一样录下每个细胞的生活。

当人生病时,医生可以将这些细菌提取出来,观察存储在DNA中的录像。Church说,这就像飞机失事后人们可以通过黑匣子知道当时发生的情况一样。

Cardano取代Polkadot成为最大的PoS网络:1月10日消息,就总价值而言,Cardano已经超越Polkadot,成为最大的PoS网络。在过去一周里,Cardano经历了质押热潮,这可能是其价格上涨80%的结果。

1月10日,Cardano创始人Charles Hoskinson转发Staking Rewards发布的推文,并表示Cardano不仅是最大的,也是“最安全”的PoS网络。

根据Staking Rewards最新数据,价值超过69.8亿美元的Cardano(ADA)被质押。Polkadot(DOT)以超过60.2亿美元排在第二位,其次是以太坊2.0(ETH)、Synthetix(SNX)、EOS。(Crypto News Flash)[2021/1/10 15:48:44]

大脑包含约860亿个神经元,然而要想知道这些神经细胞的日常活动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声音 | Tenzorum CoFunder Daniel: 未来趋势是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相结合:金色财经8月25日现场报道,由VFUND和创世资本联合举办的中澳区块链生态峰会8月25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Tenzorum CoFunder Daniel 在会上称,在市场环境不佳的情况下,现在是团队真正钻研产品的时机。对于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Daniel认为,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为了很好的用户体验,下一步技术发展更多是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相结合,而不是只使用不成熟的去中心化技术。[2018/8/25]

「目前,我们可以用电极来观察神经元的活动,但是一个电极只能监控一个神经细胞。人的脑子装的下860亿个神经元,可装不下860个电极啊,」Church说道。不过,经过改造的细菌或许是理想的「侦察兵」。

科学家的想法是,通过基因工程将细菌改造成「记录装置」,然后让这些细菌随着血液到达大脑,记录大脑神经元的活动。随后科学家可将这些细菌提取出来,通过其DNA就能知道神经元在这段时间的活动状态。

Dalia Research调查:虚拟货币持有率日本最高,中国最低:据Cointelegraph消息,Dalia Research近日公布了一份关于虚拟货币持有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以中、美、英、德、日、韩、印度、巴西等八个国家的29000名网民为对象。结果显示,有11%的日本网民明确表示自己持有虚拟货币,这一数字为八国最高,最低的则是中国,仅有3%的调查对象回答自己正持有虚拟货币。[2018/5/11]

Church和他的同事已经在过去的研究中展示了细菌能记录细胞中被标记的DNA。

存储能力甩硬盘几条街的DNA

半个世纪前,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就提出了用DNA来存储信息这一超前想法。很久之后分子生物学革命才兴起,几十年后才有科学家成功地做到了给DNA测序。

「基因不仅仅是文字信息,它也能做一些自己的事,」费曼在1959年的一次中说道。演讲

「想象一下,我们也能做出一件非常小的东西,让它做我们想做的事,」他激动地说道。

「费曼博士的想法意义深远——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南加州大学的数学家LeonardAdleman说道。他还是「RSA」——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公钥加密算法——的创建者之一。

1994年,Adleman他已经成功将数据存入了DNA中,并把DNA当作电脑解决了一个数学问题。他坚信,DNA的存储能力是同样大小光盘的一万亿倍还不止。宣布

数据存储是一个越来越让人头疼的问题。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每天产生的数据数量惊人,因而储存数据的技术一不小心就过时了,比如被淘汰掉的软盘。

但DNA永远都不会过时。「数十亿年来,生物都在用DNA存储信息,而且信息都保存完整,」Adleman说道。他注意到,现代的细菌仍然能从几百万年前的昆虫琥珀中读取到基因信息。这是因为DNA很容易保存,只需放在冷、暗、干燥处,没有恒温恒湿的苛刻要求。它还非常稳定,存放上百万年都没问题。

除此之外,DNA合成测序,使用的设备和方法都是生物学研究的常规工具。这使得DNA的存储有效地避开了因设备技术更新换代而起的许多麻烦。所以DNA是数码信息长期存储的理想材料,而且存储的时间越长,越能显出优越性。

DNA真正取代硬盘还要多久?

DNA作为存储介质,也有显著的弱点。首先是成本太高。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的高德曼团队的实验费用高得惊人:每一兆字节的存储费用是12,400美元,外加测序解读220美元。这是常规磁带存写费用的一百多万倍。

第二,信息读写非常耗时。数码信息编入DNA目前只能由专门的DNA合成设备来做;而从DNA中读取信息,重组复原为数码文件也很费时。高德曼团队用了整整两个星期,才完成五个文件739千字节的复原。

第三,DNA介质不能重复使用,写录完毕,一般来说不能修改、不能再用。可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常规存储,如硬盘和U盘的便利。几十块钱的U盘,插入电脑,就能周而复始地存取文档。

这些「简单」的基本功能,DNA介质却难以胜任。

Nature

「人们的本能反应是,DNA分子那么渺小,怎么能储存海量信息呢?」Birney博士说到。

「尽管这些想法很超前,但我们起码知道,这些生物技术诞生的时间肯定前人预测的要早,」Church说到。

他举出了人类基因组测序的例子。此前,一些比较乐观的科学家预测这将花费至少60年的时间,每组基因测序的费用将高达1000美元。而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只用了十年时间,花费30亿美元。

DNA存储着生物体的奥秘,是个非常大的「数据盘」。当克服了存储和读取上的难题,也许未来某一天,我们所有的硬盘、U盘、网盘都可以丢到一边。用一块硬币大小的DNA,就能存储我们一生需要的数据了。

参考资料:TheNewYorkTimes

头图来源:Geenius

陈君子

标签:RCHCARDDANCHURCHRChainMini CardanoDAN价格CHURCH价格

ICP热门资讯
INF:全球最火NFT游戏一夜之间遭劫:玩家6.25亿美元打了水漂_INFI

最近Web3领域发生了一件震惊全行业的大事件。3月29日,目前世界规模最大、最受追捧的区块链游戏AxieInfinity被曝遭到了黑客入侵,造成了17.36万枚以太坊和2550万个的稳定币USD.

NFT:赛迪研究院第13期公有链技术评估 比特币排名稳步上升 位列第11_FIN

7月30日,第13期赛迪全球公有链技术评估指数发布,互链脉搏授权首发。本期公有链技术评估指数调研期间,比特币价格重回高峰,因此带动比特币排名上升.

DAN:卡尔达诺的稳定币 Djed 将于 2023 年 1 月上线_JED币

卡尔达诺(ADA)生态系统的长期合作伙伴COTINetwork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ShahafBar-Geffen分享了Djed稳定币发布的详细信息及其进展的下一个里程碑.

比特币:无脑入局的人群成了币圈的“韭菜”_什么是比特币工厂

币圈的暴利神话,吸引了一拨儿又一拨儿95后入局。他们坚信几万元的成本投入能至少增加10倍,有人在暴利诱惑下每天坚持1-2小时深夜盯盘,但更多的人交了一笔不菲的学费.

EFI:DeFi渗透情况调查:全球有7成8的加密用户曾购买DeFi币_DEF

2020年DeFi成为币圈一匹最狂热的黑马,现时总市值已经突破140亿美元!DeFi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

AIP:澳大利亚355亿美元买12艘潜艇,意欲南海?_LAS

2019年2月11日,澳大利亚跟法国签订了一项“战略伙伴”合同,是澳大利亚史上的最大的一次军购,也是法国史上最大的军售,总值500亿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