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见闻 区块见闻
Ctrl+D收藏区块见闻
首页 > 币赢 > 正文

MAR:探讨关于人类未来的两种观点:移民火星与探索元宇宙_BIT

作者:

时间: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ChenZou

元宇宙,现在我们所耳熟能详的一个词,Facebook改名“Meta”再次引爆了这一轮热点,元宇宙似乎一夜之间成为了巨头们竞相争抢的新大陆。它吸引了科技圈、资本圈的超高关注度,一些国内外科技巨头和资本纷纷跑步入场。微软、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巨头也没停下脚步。微软宣布将为自家会议和视频通话软件添加3D虚拟形象与沉浸式会议,打造“企业版元宇宙”。而苹果方面也被曝出,VR设备新品已进入测试阶段,预计将在2022年发布。

这些巨头们用眼花缭乱的技术向普罗大众的展开了一副美妙的画卷,似乎流淌着奶与蜜的天堂就近在咫尺,但真的是这样的么?

人类的未来,在近现代无数先驱的引导下正在进入一个分叉点:

一个是移民火星;

一个是元宇宙。

而这两个领域也有了自己的具象代表,

移民火星的领袖,毋庸置疑是埃隆·马斯克;

而现在元宇宙也找到了自己的代表,马克·扎克伯格。

而它们本身也并非水火不容,另一个巨头Amazon的贝佐斯就是个“成年人不做选择题”的代表,他既要BlueOrigin驶向星辰大海,也不会放过统治Twitch里元宇宙原住民们权利。

香港金融管理局探讨了香港更广泛的代币化债券的潜力:金色财经报道,今天,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发布了一份报告,详细介绍了区块链债券发行“Project Evergreen”,并探讨了香港更广泛的代币化债券的潜力。虽然报告中介绍了代币化的好处,但其目标是推动事情向前发展,因此它解释了一些摩擦和需要在市场层面进一步开展工作的领域。

金管局首席执行官余伟文在报告前言中表示,债券发行展示了DLT如何“提高债券市场的效率、流动性和透明度”。在谈到DLT债券发行平台的激增时,他表示“至关重要的是考虑不同的解决方案如何相互连接和交互以及传统系统如何避免碎片化。”[2023/8/24 10:39:52]

1.内卷生态下的唯一出口

我们所在的时代,可能是最好的时代,因为基于互联网革命的技术红利,为现代人提供了不可思议的便捷生活,也让许多可能原本常人所无法触及的昂贵事物变成了我们天天都可以享受的东西。

而这个时代可能又是最糟糕的时代,红利接近尾声,但下一代技术革命似乎又遥遥无期,尽管Xspace、BlueOrigin已经将太空旅行带入商用阶段,但几十万美金的费用,依旧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云端。除此之外,资本驱动下的科技开始反噬社会,个人从未变得如此渺小,吃喝拉撒完完全全都被掌控于数据巨头的手里,看似自由地生活,又何尝不是一场牵线木偶的游戏?

声音 | 日本财务大臣:将在G20会议上探讨数字货币: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表示,将在G20会议上探讨全球经济和数字货币。[2020/2/21]

过去的几十年,无数人搭乘的技术红利列车突然停了,基础科学的探索速度进入了从未有过的缓慢阶段,但这也是上一轮爆发后,领域进入精细化的必然阶段。

内卷这个词,应运而生,当蛋糕成型,剩下的,就是你死我活的争夺。红利、蓝海已经成了过眼云烟,剩下的只有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当内卷卷到让人绝望时,人类会用游戏、药物、宗教等等来麻痹自己,寻求精神上的支撑。当然,还有一些勇者,选择了踏向远方,寻找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这也是马斯克近期发推,引用曹植《七步诗》的背景:

本是同根生,但奈何资源有限,“人吃人”不是只存在于小说里。为了避免内耗,马斯克选择移民火星这条路,很好理解,这就是新时代的大航海,发现新的处女地,探索外太空,也是马斯克一直在吹的,死也要移民火星。

马斯克认为,如果人类仅局限于一个星球是很危险的,他认为,人类早晚会因为一场大灾难而毁灭,可能是小行星撞地球、或是超级火山喷发、或是核战争,又或是一次大瘟疫。

这与大刘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在一个超短篇小说《不能共存的节日》里,将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的日子称为“诞生节”,而将虚构的2050年北京首次人机对接实验成功,定位“流产节”。似乎在他们的眼中,人类内卷的唯一出路,只有太空殖民。

航天科工联手吉利集团 探讨汽车区块链技术应用可能性:6月8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红卫会见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一行。会见中,双方决定尽快成立对接工作组,把在高速飞行列车、工业互联网应用等方面的合作提上日程,同时还就汽车无人驾驶系统、车载芯片、汽车区块链技术应用、车联网等方面合作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互惠共赢。[2018/6/11]

2.元宇宙——一条普通人的出路

1992年,美国著名科幻大师尼尔·斯蒂芬森在其小说《雪崩》中这样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斯蒂芬森在书中对元宇宙的定义如下:它是一个有技术基础的元空间,它还得有一个经济目的,参与者有一个互动的化身,它必须能够代表真实数量的个人,以加强与物理世界的相似性。而现在它通常指人们通过不同的设备接入相同的一个虚拟世界,并通过不同的设备完成虚拟空间的交流。

在虚拟世界里,你玩游戏的过程就是传统世界的生产过程,游戏币可以消费,而且不只是那种购买游戏道具的消费,它将可以购买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商品,当然前提是,那时候的人们还对现实生活感兴趣的话。

除了吃喝拉撒,可能元宇宙能满足其他一切的人类需求。完成人机对接的人类,可能只需要极少营养供应维持基本的身体技能就行。这才是内卷的极致,真的做到只需要活着就行。虚拟的幻境和痛苦的现实,也许更多的人愿意相信,虚拟的才是现实。

SEC正在进一步探讨ICO监管 已收到高质量建议:据彭博社消息,一位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官员周三表示,SEC已经看到了针对ICO的高质量建议,随着SEC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已经与更多的监管人士讨论了这种数字筹款工具。[2018/5/24]

3.大刘一语成谶

2018年,刘慈欣在美国华盛顿被授予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在颁奖礼上他谈到,“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却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网络覆盖了整个世界。在IT所营造的越来越舒适的安乐窝中,人们对太空渐渐失去了兴趣。相对于充满艰险的真实的太空探索,他们更愿意在VR中体验虚拟的太空。这像有一句话说的:“说好的星辰大海,你却只给了我Facebook。”

三年后的今天,Facebook更名“Meta”开始试图再次将人类死死的拽在“欲望”的枷锁里面,让他们永无翻身之日,而它需要的不是别的,只是想要更多的人在它的平台上消耗无穷无尽的注意力,时间。如果扎克伯格计划成功,未来人们的星辰大海就真的将成为“Facebook”,哦,不,是“Meta”。

财经作家吴晓波就曾提过,大部分人对社会而言都是无用的,世界不需要很多人同时思考很多问题。但除了思考,其他领域真的也需要那么多人么?所谓人口红利,是因为维持这些人口生存的成本远小于这些人口的做工产出。

币安赵长鹏与百慕大内阁总理会晤,探讨百慕大的加密货币政策:百慕大内阁总理David Burt发推称:欢迎币安CEO赵长鹏与联合创始人何一来到百慕大内阁办公室,共同探讨应对加密货币在内的数字资产领域的政策。[2018/4/27]

理论上来说,以目前发达国家,许多劳动工作者甚至是基础服务业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来说,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去覆盖发达国家对其所谓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支出,即便他们在工作,但话说难听一些,他们依旧是蛀虫。

而即便如此,他们依旧不知满足,政党间也通常会以福利作拉票工具。人类的欲望,从来就不可能得到满足。这也就是为什么高福利国家,通常都会迎来周期性崩溃。

细想下来,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更名“Meta”的时间节点也很耐人寻味。美国正处于巨大的债务危机下,一向坚挺的美债,甚至出现了违约风险,摇摇欲坠。而这背后是整个美国福利系统,甚至金融系统在拉响警报。而全球都处于疫情导致的短期经济衰退中。世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富者恒富,穷者更穷,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即便国家层面依旧如此。世界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极端异常天气,环保的问题已经不止于口号,地球的生存环境正日趋恶劣。

如此多的种种,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导致一大部分人生活在不那么“美好”世界里,当奋斗失去意义,“躺平”将成为主流,毕竟‘梦里什么都有’。而扎克伯格的“Meta”就是要做这个造梦者,在未来的虚拟空间,物质极大丰富,一切皆有可能。让现实中活得捉襟见肘,毫无出路的人,能进到一个“什么都有的流着奶和蜜的天堂”里,当然这个天堂属于扎克伯格。

在一个疯狂内卷的世界里,也许虚拟世界的快乐才是人活下去的唯一原动力。

4.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去探索星辰大海

以上关于元宇宙的假设,全部基于产出已经不足以覆盖人类消耗的前提,依照目前的社会发展速度,想要完成所谓的“无条件基本收入”这种社会主义乌托邦梦想,我们可能还需第五次技术革命,或者新的一轮大海航——太空探索,去开拓更多的资源满足人类的欲望。

第五次技术革命,遥遥无期,至少从目前的科技发展趋势看来是这样。

但太空探索就真的近在咫尺了么?也不尽然。以现在人类科技能力去探索太空并发掘“处女地”,其实和元宇宙的荒谬相比,半斤八两。

移民火星的梦想当然非常美好,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构想过于粗糙,也不过就是大航海时代的故技重施。太空移民所需的人力,财力,和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是要尽全地球人类之力才有可能掷这一次“色子”,这是一场看不到边际的“冒险”。投入的资本之庞大,不是几个世界首富就能解决的,而且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所有的账单终究是要底层人民支付。

如果将元宇宙称为内卷的话,那么太空探索就是开源,但这个开源是要付出相当的资源才能实现的。

元宇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实现太空探索的工具之一。

太空探索需要巨量的资源,而人类自身消耗着大量的资源,元宇宙的存在,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底层人类自身资源的消耗,一根网线,一根营养管,就像上文所说的,活着就行,或者说,大脑活着就行。这样的底层人类更加不可能出现在资源崩溃下的反抗,从而让人类陷入无穷的内耗中无法自拔。被奶嘴塞住的底层人类就只需要在虚拟现实里做好自己的本分任务即可。

也许又能像《三体》中所描述的一样,开发出一款游戏,让身在地球的,活在元宇宙的人类参与进“生存模拟”的游戏中,模拟外太空中的一次次事故,殖民地探险路上的一次次危机,从中挑选出最优的解决方案样本作为参照方案,并经过优化更好处理太空殖民所会遇见的种种可能性,让地球上这些可能终生都无法参与“新大航海”时代的人,尽上微薄之力。

毕竟在大我面前,小我总要付出一些代价。这些牺牲也微不足道。每个人甚至都无法拥有选择知情的权利。

就像《三体》中描写的另一个情景,史强警官提议用“竖琴”切割整个“审判日”号,将所有人全部斩杀。汪淼问起是否会伤及无辜时,一名海军军官做出了如是回答。“为了人类文明的存亡,会有人最终决定,去执行注定牺牲掉一个无辜者的行动。”

5.元宇宙和太空探索就像蛇头咬着蛇尾

从长远的时间尺度来看,在这无数可能的未来中,不管地球达到了怎样的繁荣,那些没有太空航行的未来都是暗淡的。

——刘慈欣

求生是人类的本能,可以说也是兽性的一部分,即便是最悲观的人也不会愿意看到人类文明彻底走向灭亡。

我们可以从更加乐观的角度去看待未来,人类用元宇宙禁锢住自己的欲望,将它们锁死在虚拟世界里,并结束无意义的消耗。将充足的资源提供给剩下来的勇者,将从地球出发迈向星辰大海,你无法单纯的说谁的选择更好,毕竟被禁锢在元宇宙中,在许多人看来也比被真空撕裂来的美好。

在无数可能的未来中,最有可能的是,人类既不会放弃用元宇宙将精神寄托其中,也不会放弃用太空航行去寻求繁衍的一线生机。它们两者也许本就是同根生,皆是在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做出努力。

本文来自比推Bitpush.News,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

标签:元宇宙MARBITART元宇宙平台公司做营销怎么样mar币的前景bybit交易所官网下载iOSbitmart怎么读

币赢热门资讯
REX:全球货币市场基础知识系列:外汇交易_PET

如何通过Forex交易赚钱 什么是Forex交易? Forex交易是如何进行的?在Forex市场,你购买或是卖出货币。在Forex市场进行交易是很简单的,其中的原理和在其他金融市场进行交易类似.

ART:BitMart上线Skey Network (SKEY)_BIT

亲爱的BitMart用户:BitMart将于2021年11月23日上线代币SkeyNetwork(SKEY)。届时将开通SKEY/USDT交易对.

LVE:BKEX Global 关于上线 WOLVERINU 并开放充值功能的公告_Kinesis Silver

尊敬的用户:?????????????BKEXGlobal即将上线WOLVERINU,详情如下:上线交易对:WOLVERINU/USDT币种类型:ERC20充值功能开放时间:已开放交易功能开放时.

LAYER:一文看懂 Layer 2 如何解决区块链「不可能三角」问题?_比特币

作者|Wayne出品|白话区块链区块链行业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问题,即安全、可扩展性、去中心化,只能牺牲其中一个去实现另外两个.

LAYER:以太坊域名系统(ENS)价值分析_以太坊

大概北京时间11月9号,圈内瞩目的顶流项目ENS空投代币了。ENS的英文全称是EthereumNameService.

VEN:定制化衍生品开放协议 Clear Protocol 完成 250 万美元私募轮融资,预计年底进行公测_RAVEN

链闻消息,定制化衍生品开放协议ClearProtocol宣布完成250万美元私募轮融资,HuobiVentures、KronosResearch、SpringWindVentures、Doubl.